近期,為有效防控疫情,賀蘭縣富興街街道金河社區以及如意湖社區內的網格員、志願者們不辭辛苦、堅守一線,為居民築牢嚴密“防控線”。
A.金河社區“紅馬甲”當好居民“後勤部”
“你好,我是徐靜,請問你和家人今天的體温是多少?家裏有什麼需要購買的嗎?”“我今天的體温是36.2℃,家人36.1℃。我需要一斤排骨、一斤葱、半斤豆腐。”“小徐,我今天體温36.1℃,我家沒有衞生紙了,能麻煩你們給送些嗎?”“徐姐,我今天體温36.5℃,家人36.4℃,今天沒啥需要的,謝謝!”
徐靜是金河社區的一名網格員,也是社區防疫“後勤部”的一員。最近,徐靜每天都會接到居民的電話,而她也耐心地記錄着居民的需求並幫助他們解決困難。
這些工作看似零碎卻是社區防疫工作的“潤滑劑”,它讓防疫網變得更嚴密。“在家觀察的居民每天都積極配合社區工作,他們其實更難、更不容易,我只是幫忙跑跑腿。”剛幫5樓住户送完菜下來的徐靜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,笑着説道。
金河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學霞介紹,目前轄區內有10户家庭、16位居民在居家醫學監測。“每天上午、下午2次體温檢測,居民也十分配合。”王學霞説,依靠社區網格員以及志願者的共同努力做好了這些人員的“後勤保障”工作,一掃居民的“後顧之憂”。“我們還通過微信羣、公眾號、社區小喇叭等平台以及張貼宣傳資料等方式進行疫情防控宣傳。現在社區居民們警惕性非常高,能夠積極配合社區工作。”
B.如意湖社區銀髮先鋒讓黨徽在“疫”線生輝
“耿書記,給我安排工作吧!”近日,如意湖社區72歲的黨員李曉迪找到社區黨委書記耿倩茹,主動請纓成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名志願者。
如意湖社區管轄了10個居民小區,轄區內居民近2萬人。面對這種壓力,李曉迪看在眼裏、急在心中。他不但主動報名,還主動承擔了轄區人數較多的親水嘉苑小區卡口防疫工作。
“您出門一定得戴口罩,沒什麼特殊情況儘量少出門啊!”“稍等一下,給您測一下體温。”“您是從外地返回賀蘭的,需要做一下登記,到派出所和社區進行雙報備。”李曉迪不但在卡口處開展服務,還與社區網格員共同進行宣傳併入户走訪。
疫情防控措施讓部分居民不理解,甚至抱怨。而面對這些居民,李曉迪總是耐心地為大家解釋,儘量紓解其負面情緒。雖然偶爾覺得委屈,但李曉迪仍然以飽滿的熱情開展工作。
耿倩茹介紹,截至目前,包括李曉迪在內的轄區12名老黨員報名成為志願者,緩解了社區工作壓力。“他們中年齡最小的都已經60歲了。”耿倩茹説道,老黨員們做好表率,能帶動更多年輕人蔘與到疫情防控中,讓更多人配合我們。衝鋒在前、戰鬥在前,共同為轄區居民築起一道“安全屏障”。
記者 閆瑩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:(寧)字第056號
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:新出網證(寧)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